新煤礦主要開拓巷道布置在軟巖中,圍巖松軟,遇水泥化;巷道開挖7d后,就開始出現頂板開裂、下沉現象,并伴有底鼓。巖層解體成泥石流狀,造成片幫、冒頂,嚴重威脅礦井生產安全,并影響巷道施工進度。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片幫冒頂事故,針對巷道具體地質情況,提出了小導管超前注漿方案。
根據現場勘察和分析,巷道片幫、冒頂主要是圍巖松軟且裂隙較為發育,地下水豐富,U型鋼棚支護滯后等幾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所致。
(1)巷道圍巖松軟,遇水泥化現象嚴重。錨桿、錨索錨固力低,不能有效地起到加固圍巖作用。噴射混凝土與巖層粘結力較低,達不到封閉圍巖要求,加劇了圍巖泥化和風化,并最終導致圍巖失去承載能力而引發巷道片幫、冒頂。
(2)地下水的作用,大大降低了圍巖承載能力。魯新煤礦地層具有典型的富含水、弱膠結、低強度特點。巷道掘進后,由于豐富的地下水使松散軟弱的圍巖迅速軟化、崩解和泥化,在支護結構不能及時提供承載力前,極易產生變形破壞。
(3)巷道施工中,U型鋼棚支護有一定的滯后性,不能緊跟工作面,使聯合支護作用不能及時得到充分發揮,也影響了巷道穩定。
根據地質條件和施工要求,經過綜合考慮,決定使用水泥-水玻璃雙液漿進行小導管注漿。因為該巷道圍巖雖然較為松軟,但在三向壓力環境下比較致密,普通水泥漿滲透比較困難;同時,普通水泥漿初凝時間較長,嚴重影響施工進度。而水泥-水玻璃雙液漿初凝時間短,雖然后期強度較低,但足以滿足工程需要。
聯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